铜缆、铝缆、普通铝合金电缆及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性能对比II | ||||
抗 蠕 变 性 | 优(铜缆) | 差(铝缆) | (普通铝合金电缆) | (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 |
稀土高铁铝合金导体通过铝中加入稀土及其它微量元素,通过提高铁元素含量,经高温处理后产生高强度抗蠕变性能,减少了导体在受热和压力下的蠕变倾向,相对于铝缆提高了300%,接近于铜,高于普通铝合金电缆。稀土高铁铝合金导体(120C、 112MP)蠕变试验,形变曲线微变,与铜材相当。 | ||||
反 弹 性 能 | 高(铜缆) | 高(铝缆) | 低(普通铝合金电缆) | 更低(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 |
稀土、铁及其它微量元素与铝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细化了晶粒,使导体具有无记忆力,在室温条件下将电缆弯曲90°,应力释放后,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反弹角度为铜缆反弹角度的60%。 | ||||
耐 腐 蚀 耐 高 温 | (铜缆) | (铝缆) | (普通铝合金电缆) | 优(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 |
稀土高铁铝合金导体通过了GB/T10125-1997人造气氛240小时中性盐雾腐蚀试验要求: A、铝材固有的防腐性能,源于铝表面 与空气接触时会形成薄而密实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继续向内部氧化,但铝材抗压蠕变差,氧化物保护膜又易被破坏: B、普通铝合金导体组织结构不密实,有很多裂纹和孔洞,易发生电化学腐蚀; C、添加了稀土,组织结构密实,且裂纹和孔洞很少,不易发生电化学腐蚀, D、铜材易被氧化流失,易发生电化学腐蚀; E、稀土在铝合金中可以形成热硬性高的复杂成分化合物,呈网状分布于晶界或枝晶门间,细化了组织,有效地阻碍了基体变形和晶界移动,从而明显提高了合金的高温性能: F、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导体熔点虽是700°C,但低反弹、耐腐蚀、抗蠕变性能,使得稀土高铁铝合金导体高温退火后生成的高熔点氧化物保护膜(熔点2046°C)不易被破坏,大大增加了导体的抗氧化及耐高温性,其电缆耐受火焰温度达到上千度时,燃烧40分钟,导体外层氧化物保护膜安然无损,耐火性能达到了铜导体性能(铜导体熔点1083°C),解决了熔点低于铜导体而不能代替铜缆的技术瓶颈; G、稀土在铝合金中不仅大大提高了合金的强度、韧性,还会使表面氧化膜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稀土高铁铝合金导体表面光亮、美观,增加硬度大大增强了稀土高铁铝合金导体的耐腐蚀性,不仅在含硫的环境中优于铜导体,也能耐受各种形式的腐蚀,具有承受最恶劣环境的特征,满足冶金化工企业要求电缆导体耐高温及耐腐蚀的技术指标。 H、备注:氧化物保护膜极薄而透明,最外层是硬质结晶--水软铝石(AL203H20),中间层是致密的活性阻挡层--不定形的氧化铝(AL203),最内层是基体金属铝 (稀土铝合金);氧化铝有不同的晶形,有溶液中的A13+或A1022-离子沉淀脱水制得的是β-氧化铝,由铝铵矾(二十四水合百硫酸铝铵)加热度分解可制得γ-氧化铝,这两种晶形都容易被酸碱腐蚀。而在单质铝表面生成的氧化膜是α-氧化铝。这种晶形又称为刚玉,是自然界中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的物质,结构致密、质地坚硬,不能被酸碱腐蚀,只能溶于熔融的强碱中。我们平时看到的除红宝石、蓝宝石就是含有杂质的α-氧化铝。 | ||||
连 接 性 能 | 优(铜缆) | 差(钼缆) | (普通铝合金电缆) | (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 |
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通过了上缆所按照大于30年运行制定的IEC1000次连接头热循环测试及6次短路试验,即使长时间过载和过热及恶劣环境下,也能保证与铜铝过渡端子连接稳定,其技术领先于国际同类产品: A、低反弹,易于压紧,利于接头处紧密程度及提高端子连接稳定性; B、优秀的抗蠕变及耐腐蚀性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接头处接触电阻增大导致发热及蠕变引起的松弛问题;稀土金属的强还原性,从根本上遏止了腐蚀介质的氧化而造成的腐蚀破坏; C、导体强柔韧、易弯曲、耐腐蚀、优秀的抗蠕变,保证了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和铜缆一样在振动场所及有爆炸危险等工作环境应用安全稳定。 | ||||
铠 装 特 性 | (铜缆) | (铝缆) | (普通铝合金电缆) | (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 |
欣意电缆按照美标开发的高柔韧性铝合金带联锁铠装,采用层与层连锁结构,提高了安全级别,具有较强的抵御外力能力,非磁性材料,耐腐蚀,重量轻,易安装,即使存在三相不平衡电流,也不会产生涡流,能够减少线路的损耗,其技术参数优于美国 ASNI/UL1569金属连锁铠装电缆标准要求。 A、国内常用铠装大多为钢带铠装,安全级别低,抗张性、抗压力、抗冲击等抵御外力能力差,易被击穿,且重量重,耐腐蚀性差,使用寿命短; B、铠装结构使电缆与外界隔离,能有效提高电缆的阻燃耐火级别,,降低火灾危险系数。 |